“三人行,必有我师” —— 都灵大学孔子学院开展新学年首场教研会

发布时间:2024-11-19

2024年11月8日上午,都灵大学孔子学院在Po街18号教室举行了新学年首次内部教研会。本次会议由中方院长戴岚主持,她介绍了定期组织孔院教研会的缘起和意义,希望通过每月一次的教研会,老师们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难点,深化教学反思,启发思维,共同寻找解决课堂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提高老师们的课堂管理和应对能力。公派教师张天池作为第一场教研会召集人主讲,公派教师及志愿者们共同参会。

会议伊始,针对各位志愿者在近期教学中遇到的三个“难点“——课堂管理难进行、教学活动难创新以及教学效果难保证,张天池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策略和技巧。对于课堂管理的问题,张老师建议从学生的名字、国籍和个性特点入手,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对于教学活动的问题,她鼓励志愿者多利用视频网站多媒体资源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或通过游戏互动形式、利用音乐会门票等实物信息来进行课堂活动。针对教学效果问题,张老师则强调了“复现、强调和累积”的原则,建议在开展课堂活动前先复习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


研讨会的第二部分,张天池老师介绍了几款有效提升课堂互动性和学习效果的线上教学工具。她特别提醒利用好孔院提供的专业版Quizlet、Wordwall等在线平台的多项功能,提高备课效率,发挥各教学工具优势,如Kahoot作为期末复习或课文理解测试的有效工具,可帮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理解;而Padlet地图功能可布置作业,介绍学生自己旅游过的城市”, “中文联盟”的字帖生成器用于书写练习资源等等。


讨论环节中,志愿者教师反映了课时有限和教学内容过多的矛盾,在座教师们纷纷提出各自的理解和建议,建议与本土老师密切沟通,达到完成教学质和量的平衡,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手段,调动学生自主性,以实现更为高效的教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新学年的教研会,为老师们相互启发,共享实用资源互通有无提供了平台。公派老师轮值做教研会召集人,通过经验传授、热点分享、头脑风暴、问题答疑等形式展开互动交流,它将发展为我院又一传统,助力教师团队在各自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汉语教学质量。


供稿|林怡霏

校对|李寒冰

供图|张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