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结缘,舞动友谊,邂逅东方浪漫

都灵孔院下属孔子课堂文化活动闪耀博塔高中“国际语言日”

发布时间:2025-11-11

当地时间11月7日下午,伊夫雷亚(Ivrea)的卡洛·博塔高中(Liceo Carlo Botta)举办了本年度的“国际语言日”活动。来自各语种教研室的教师与学生共同筹划,以丰富多样的展示活动向师生及家长呈现语言与文化的魅力。作为都灵大学孔子学院下设孔子课堂,中文教学团队以“邂逅东方浪漫”为主题,策划了一系列生动有趣且满足当地师生期待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让参与者在互动中感受东方文化的独特韵味,其展区也成为当天最为热闹的语言体验区。

活动现场布置温馨雅致,中国红与书法墨香交织成一幅别具韵味的文化画卷。中国文学作品、红灯笼、中国结、毛笔字、中国歌曲视频与照片打卡墙,将整个体验区装点得喜气洋洋,吸引了众多学生驻足拍照打卡。

该校不同年级学习中文的学生是本次活动“主力军”,他们带领参与者制作中国结、学习中国书法、朗读中国绕口令、学跳中国流行歌曲的舞蹈等。五年级学生薇洛(Veronica)兴奋地说到:“我学习中文四年多了,这次有机会在家人和朋友面前展示中文歌曲和舞蹈,我非常自豪。”她和朋友们带领参与者一起唱中文歌、跳舞,伴随着节奏明快的中文歌曲《小苹果》,学生们模仿舞蹈动作、完成游戏任务,现场掌声与笑声不断。


参与者跟着中国歌曲一起跳舞

与往年不同,本次活动特别设计了“以名为桥,字里相逢”的“专属中文名”活动,中文教师志愿者林子琪用毛笔为参与者书写中文名字。得知能有一个中文名,不仅仅是学生,连当地老师和家长们也踊跃排队体验。数学老师马特(Matteo Inglese)高兴地表示:“每一年的语言日活动我都来参加,今天我有了中文名字,以后去中国旅游就用这个名字。”本土教师安娜(Anna Zanoli)帮助大家解释名字的含义,大家听到中文寓意都非常开心,纷纷拿着自己的名字拍照留念。

中文教师志愿者林子琪为当地居民起中文名字

文化体验区人头攒动,有的参与者学习编织象征团结与祝福的中国结,成品精致可爱;有的亲手尝试书写“福”“春”“爱”等汉字。在笔锋起落间体会汉字之美,不少参与者骄傲地拿着自己的作品拍照上传社交平台;还有很多学生挑战中文绕口令,认真又兴奋地尝试发音,现场气氛热烈、笑声不断。

许多参与者将自己的汉字体验成果发社交平台


中文学生带领其他参与者编织中国结


没有中文课的学生也积极尝试写毛笔字

伊夫雷亚的卡洛·博塔国际语言高中是意大利一所国际语言学校,设有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学科,也是意大利最早开设中文学制课程的学校之一。2013年成为都灵孔院的下设孔子课堂。

今年的“国际语言日”活动既是向当地社区展示学生语言学习成果的舞台,也是帮助当地居民了解不同语言文化的机会。今年中文体验区的火热人气,反映了当地对中文学习与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也进一步促进了中意两国间的语言文化交流与友谊。

中文活动受到当地媒体记者的关注


供稿|贾昊、林子琪

校对|宋艳杰

供图|贾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