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季:跃入冷水之中

发布时间:2023-09-21

研究生二年级时正是疫情反复的阶段,去孔院实习的可能性十分渺茫,可是我仍然想要“出去”看一看。于是,我在研二下学期申请赴德国汉诺威大学交流。在德学习期间,我拜访了当地孔子学院,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走进中文课堂。也正是这次拜访,让我了解了海外中文教育的真实情况,便更加想要成为孔子学院的一员。因此,当得知都灵大学孔子学院招募志愿者教师的消息时,即将研三的我很快做出了决定——试一试!我在当时写下:“此刻为未来做出的一切看似妥帖的安排,也不过是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的尝试。我所能做的也只是一步一步走下去,打开那扇未知的、写着命运的门。”

在德学习期间,专业课老师曾告诉我一个当地俗语——跃入冷水之中(ins kalte Wasser springen)。面对新的机会或挑战,与其站在岸边犹疑不决,不如直接跳进冷水里,去亲自感受、思考、尝试。而这段志愿者经历,似乎也让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在每一个关乎选择与决定的“跳板”上,慢慢产生了“跃入冷水之中”的勇气。 

 

前往意大利的飞机上

20239月,我开始负责托雷佩利切(Torre Pelice)高中的教学任务。这所高中离都灵市区较远,因此我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每周四540分从宿舍出发,825分准时抵达教室。去托雷佩利切工作的日子既真实又梦幻。清晨5点的都灵寂静无比,昏黄的路灯陪着我走向通往车站的路。6点的天空逐渐破晓。在远行的火车上,我常常和太阳一同苏醒,看着远处连绵的雪山在日出中披上温柔的金辉。7点,通向小镇的公交车一路向东,无比热烈的、橙黄色的朝阳倒映在车窗上,与我一起穿梭在郁郁葱葱的山峦之间。

清晨在通往学校大巴上的日出

托雷佩利切高中为一至四年级学生提供中文课,而我也第一次接触到当地不同水平、年龄、文化背景的学生。其中,给高四华裔学生教授古诗词、历史知识的过程,引起了我对中文教育“边界”的思考。此前,我接触的大多是中文作为二语或外语的教学,似乎主动拉开了自己和“语文教育”的距离。但是,面对课堂上的意大利华裔学生,我开始思考中文、语文与华文之间的关联。我逐渐意识到,作为一名中文教师,自己不必局限于中文作为二语或外语的教学内容及范围,更不必在行动前就为自己设定界限。我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教学。


  托雷佩利切高中的中文教室

在托雷佩利切高中,我第一次与意大利本土教师进行合作教学。在课堂上,我负责用中文讲授知识、组织课堂活动,搭班老师Erika则在必要时用意大利语向学生进行解释、补充,并在下一堂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完成作业练习。在高二、高三的课堂上,Erika尽量给予学生“用中文理解中文”的机会;而在高一的零基础班上,教师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支持。这种合作模式使我较快熟悉了当地中文教学的特点,也与搭班老师建立了友好默契的伙伴关系。同时,语言教师的配合不仅局限于课堂之内,更在于课堂之外。我们在课后也保持着积极有效的沟通,互相帮助、确保双方都了解当前工作的最新进度,也向彼此分享教学与生活中的趣事。

在双师合作的教学模式中,我能感受到学生对中文老师的喜爱与信任,并意识到本土教师对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的意义。语言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这既需要学生的坚持与韧性,也需要语言教师长期的支持和督促。相较于作为“短期”老师的我,本土教师Erika能够长时间地关注每位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根据学生每年的学习情况调整计划,建立更为紧密、长久的联系。在实践中,我也开始思考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角色关系:中国教师能够为学生带来地道的中文表达、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文化体验,而本土教师则更熟悉当地教育体系,为学生长期的语言发展保驾护航。我意识到,不同类型的中文教师在国际中文教育中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在交流与合作中走向共赢。

中文教室窗外的皑皑雪山

除了托雷佩利切的线下高中课程外,我也负责奥斯塔(Aosta)地区一所语言中学高一至高三的线上中文课程。不同于托雷佩利切的双师合作模式,奥斯塔的搭班老师Martina主要负责在线下课堂上教授新内容,而我通过线上课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点。虽然我的课程主要在线上开展,但我与学生们也能在线下活动中相见,如陪同学生参观都灵亚洲文化博物馆、前往奥斯塔参加“中文日”主题活动等。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当地的中文教育不仅聚焦于语言能力的训练,也时刻关注文化的熏陶。学生能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探索语言、触碰文化,提升个体与中文及中国文化的亲近感和熟悉度。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孔院举行的春节电影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在异国他乡的电影院听到熟悉的语言,看到中国乡村和城市的风貌。在春节这一特殊的时刻,我也更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召唤。随着电影的进行,我开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对电影的感受。当学生看到中文字幕、听到中文对白时,是否会想起在课堂上学过的汉字和语言点,是否会觉得自己的中文学习之路更具有意义,是否更能体会到语言、文化和个体之间的关联?

奥斯塔高中“中文日”活动中的文化课程

为了帮助考生准备HSK考试,孔院也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HSK辅导课程。我主要负责每周二、周五的线上HSK4成人辅导课,以及每周一都灵Umberto I高中线下HSK3HSK4辅导课。这是我第一次教授应试类课程。线上与线下考试辅导课的同时开展也给了我反思的契机。我开始比较线上与线下辅导课在教学方式、学生反馈上的差异性,在对比中不断调整课堂内容和教授方式,以此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开展HSK考试辅导的同时,我也第一次走进海外HSK考场,在都灵、热那亚地区参与了多场HSK监考活动。

热那亚HSK考试现场

除语言课以外,文化体验类课程也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2023年春学期,我前往都灵及周边地区开展了8次书法工作坊,并在都灵国际书展中组织了1次书法体验活动。我与助教一同背着大包的宣纸、毛笔、墨水与砚台,奔走在不同地区的教学点之间。那段时间虽然辛苦且忙碌,但于我而言富有极大的意义。工作期间,我能够探索全新的教学场域,踏出原本的工作范围,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和老师。同时,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展文化工作坊,也使我感受到文化类课程对语言学习的深远意义。在那段教学时光里,我看见华裔学生自豪地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看见白发苍苍的老年学习者优雅认真地练习着“永字八法”。我看见原本认为汉字很难的孩子开始享受用毛笔书写的过程,看见零基础的学生饶有兴致地描画自己的中文名字,并把它做成书签,小心翼翼地放在课本中。

除了书法工作坊,汉语桥比赛的辅导过程也给予我思考的契机。20234月,我负责帮助一位中学生准备汉语桥的初选赛。我非常佩服这位学生的热情和毅力,同时也感受到她对中文的喜爱与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分不开干系。在这些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文化是语言学习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作为一名中文老师,我似乎更加关注如何教好语言点、上好语言课,却很少关注自身的文化修养、主动提升自己的文化教学能力。无论是书法工作坊,还是汉语桥比赛的辅导工作,都促使我明白教师专业发展需以终身学习为动力,我们应当将每一次的备课与教学视作学习的契机。

在伊夫雷亚高中开展书法工作坊

工作之余,我也时常探索意大利这一美丽的国度,在每个角落留下自己的足迹。旅行时,我发现“语言教师”的身份认同已然融入了我作为个体的生命活动中,帮助我与周遭的一切建立联系。我会时常关注各个城镇的“语言景观”,如路牌、地名等,询问新朋友们的语言学习经历,在各地书店寻找语言类书籍的踪迹,搜集不同语言的地图与宣传册……这一身份认同激发了我探索意国的好奇心与动力,成为我了解当地语言及文化的线索。同时,爬山也是我探索意大利自然景观的方式之一。在汗流浃背地向着山顶攀爬的过程中,我开始将语言学习与爬山建立关联。在攀爬“语言之山”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不断挑战个体自身的边界。也正如爬山一般,语言学习没有捷径,但语言教师的指导、学校及孔院的支持正如山林中时常出现的路牌与地图,指引着学生向更高的语言水平及文化能力前进。不知不觉中,我们便抵达山巅,从全新的角度观察并理解这个世界。

在都灵地区的山林中

在都灵孔院的日子,我收集了如此之多珍贵的记忆碎片,这些碎片将成为我未来博士学习与研究中不断重现、深化、引发思考的契机。同时,在意大利的岁月,连同在华东师大的读研生活一起,让我深刻明白了“连结”(connecting the dots)的意义。我发现,三年以来,彼时彼刻做出的选择、立下的目标、采取的行动,都对此时此刻的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过去看上去毫无关联的点,似乎都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紧密地连结在一起,推动我向着同一方向前进。当下的我们,或许会因为此刻、局部的事件而焦虑,无法看清整体。但是,倘若我们仍然坚定地按照彼时彼刻的意志行动,过一段时间再回顾已有的人生历程,或许就能意识到,当下发生的一切恰好彼此连结,共同指引着我们抵达理想的彼岸。

志愿者教师与中外院长合影留念

都灵孔院集体合影留念

最后,我非常感谢意大利都灵大学孔子学院的李院长与Stafutti院长、所有公派教师、本土中文教师、志愿者教师和孔院工作人员,是你们让我在意大利的工作和生活中收获了无比珍贵的回忆。同时,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导师陆老师和我的父母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快乐,一切顺利。


杜雨季

华东师范大学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20229月至20236月任教于意大利都灵大学孔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