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茨大学孔子学院在维也纳商业学校举办中国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3

4月22日,格拉茨大学孔子学院老师们前往维也纳商业学校(VBS, Vienna Business School)举办中国日活动,庆祝联合国国际中文日。此次活动由孔院中方院长陶国山教授带队,金洋、刘燕、唐婧、徐静、周晓娇、刁淑荻等老师们分别主持了七组不同的文化课程,商业学校三百余位同学分组参与了当天共计七项文化体验课程。该校校长伊芙琳・迈耶(Evelyn Meyer)热情接待老师们一行,迈耶校长本人也在学习汉语,努力用汉语与老师们交流,也给孔院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天的中文日活动,每位老师都至少上了六节课程,涵盖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板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汉语课试讲环节,周晓姣老师生动讲解基础汉语知识。通过有趣的互动和情景对话,激发学生们开口说汉语的热情。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语言学习的氛围中。


书法文化课墨香四溢,学生们手持毛笔,在老师指导下专注临摹汉字笔画,通过基本笔画的临摹,开始书写汉字。不少学生积极要求老师教他们书写诸如“你好”等不同的汉字,认识并学习书写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用语。书法课程让学生们感受到笔墨线条的独特魅力与中文书法的精彩,从一笔一划中体会汉字蕴含的文化底蕴。


太极与五步拳场地,学生们跟着刘燕老师认真学习一招一式,努力调整呼吸与动作配合,在刚柔并济间领略中华传统武术的魅力,强身健体的同时,也锻炼了专注力。


中国画活动现场,在徐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满怀兴致地发挥想象力,用彩墨描绘心中的中国印象。在徐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不少学生选择了憨态可掬的熊猫作为绘画对象,通过水墨晕染,将熊猫黑白相间的毛色与可爱神态生动展现,真切感受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审美意境。


剪纸区域热闹非凡。在志愿者刁淑荻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手持剪刀,在彩色纸张上精心创作。他们以 “春” 字为灵感,精心雕琢,将一张张纸变成形态各异的 “春” 字剪纸作品,同学们的剪纸作品造型独特,在一剪一刻间体验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奇妙。


中国结活动现场,同学们在唐婧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拿起五彩丝线,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祥云结的编织中。丝线在他们指尖穿梭,不一会儿,一个个造型精美、寓意吉祥的祥云结便在同学们手中诞生。大家拿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


中国传统游戏环节,金洋老师带领大家在文化课间隙进行传统中国踢毽子运动,活动让学生们笑声不断。五彩的毽子在同学们的脚尖上下翻飞,大家相互比拼,努力踢出更多花样,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中国传统游戏的趣味性与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结束后,伊芙琳校长邀请孔院老师们小聚,感谢老师们不辞辛劳从格拉茨专程赶赴维也纳,为学生们带来丰富多样的中国日活动。随后,校长为每位老师送上了维也纳商业中学自制的蜂蜜(VBeeS)。伊芙琳校长还兴致勃勃地为身旁商业学校的同事解释“蜂蜜”“蜜蜂”在汉语中的含义,她对汉语学习的热情与用心让孔院老师们赞赏不已,纷纷投以敬佩的目光。最后,全体人员一同拍照留念,定格了在维也纳商业学校充满意义与温情的时刻,也为此次中国日文化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格拉茨大学孔院举办文化日活动的这所商业学校位于维也纳市中心,紧靠著名的金色大厅,也是奥地利一所专注于商业和经济管理等课程的私立教育机构。该校同时也是格拉茨大学孔子学院在维也纳的教学点之一,孔院在该校开展Fit for China模块化课程,让学生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通过参与涵盖中国文化、进出口流程、销售网络搭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国的社会与政治经济等一系列讲座,学生们积累大量与中国有关的知识,拓展视野,加快双方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在修完相关中文课程后,孔院颁发证书予以认定。与此同时,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也会让一部分学生坚定在孔院选择专业的中文课程学习,发挥孔院汉语教学的优势。

本次文化日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深入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也进一步增进了校际间的友好情谊与文化交流。许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中文,不一样的文化带给他们丰富的体验,不少学生表示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参与到中奥文化交流,中奥乃至中欧经济贸易中。


供稿|金洋

供图|格拉茨大学孔院

校对|陶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