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月的认真筹划与精心安排,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孔子学院本学期正式开启了中华传统乐器——古筝的课程教学。5月7日的第一次课程顺利进行,孔院日常的国际中文教学多了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华古典乐器的常规教学。古筝课程系孔院音乐沙龙系列文化课程之一,此前孔院的合唱团在各种活动中已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
古筝课程由孔院本土教师周晓姣老师认真策划组织实施,邀请的是熟稔古筝演奏并具有丰富古筝教学经验的任雅宁老师担任授课教师。任老师来自山东济南,目前在格拉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孔院在了解了任老师擅长古筝演凑后,与其充分沟通,征得她的同意,邀请她担任课程教师,确保课程顺利开启。首次传统乐器课程就有四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报名参加,古筝课程也纳入了孔子学院常规的学期教学工作。
5月7日傍晚的首次课程上,任雅宁老师首先颇费时间地一一帮助学生调试他们各自携带的古筝。在获得精准的音色后,任老师接着为学员们详细介绍了古筝的基本构造,包括琴弦数量、琴码位置及演奏区分布以及古筝的宫商角徵羽所分布的高中低音区等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古筝的基础知识。认真讲解基础乐理之后,任老师示范演奏了中国武侠影视的经典曲目《沧海一声笑》,教室里响起了激昂浑厚富有英雄气概的古典音乐声。
孔院的首次古筝课程学习的就是教师示范演奏的经典曲目《沧海一声笑》。任老师为每位学生分发了打印的曲谱,指导学生根据曲谱找到各自的音区,同时还一一指导并要求学生精确掌握古筝的两种基础指法——“抹”和“托”,积极鼓励学生尝试弹奏。学生们认真勤奋地学习,熟悉右手演奏指法,尝试着发力弹奏,很快教室里就传来了阵阵优美的古筝乐声。虽然大家基本上都是首次接触古筝,但在老师指导下很快就弹奏出曲谱的前十多个小节。在听到自己弹奏出与老师示范演奏相似的乐音后,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学有所获的表情,教室里的琴声与学生们的探讨交织,中华传统古典音乐古筝的魅力立刻就显现出来。
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孔子学院近年不断探索,不仅仅将目标放在常规的汉语国际教学上,而且还积极地自我更新,持续寻找新的学院发展增长点,探索尝试更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古筝就是重要的尝试。奥地利素有音乐之邦的美誉,历来重视音乐教学,国民普遍喜欢音乐。孔子学院认准积极融入所在地文化的这个方向,细心挖掘人才,克服困难,努力创造条件,开设中华优秀古典乐器古筝课程教学,既增加了孔院的课程设置,同时又为当地注入了来自东方大国的优秀古典音乐内容,这种从所在国最擅长的领域入手的课程设置模式更能引起关注,也促进了孔子学院更持续稳定的健康成长。
格拉茨大学孔子学院今后将争取再开其他形式的中华文化方面的艺术课程,为奥地利民众提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从而持续推动中奥文化交流,充分担当起孔院在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文明传承与互鉴上的重要角色。
供稿、供图丨周晓姣
核稿丨陶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