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第三届本土汉语教师沙龙举办

发布时间:2022-11-30

[来源] 比利时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子学院     [发表时间] 2018-03-28 16:37:44 

 

当地时间3月25日,比利时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和比利时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第三届本土汉语教师沙龙。来自比利时列日孔子学院、鲁汶大学GroupT-Academy孔子学院、布鲁塞尔孔子学院等中方院长及三十多名本土汉语教师参加了沙龙活动。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教育处参赞郑保国在致辞中指出,“教师”是汉语教师培训的核心,培训活动应针对教师的实际需要开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郑保国致辞

围绕本届沙龙的主题“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语言和文化教学”,挪威卑尔根大学赵守辉、布鲁塞尔孔子学院王助教授、比利时欧华汉语语言学校陈岩老师、比利时艾诺省省立职业技术学校张桂花老师及比利时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子学院蒋向艳副教授应邀分享他们的研究和教学心得。

作为应用语言学研究专家、比利时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子学院特邀讲座学者,赵守辉以挪威卑尔根大学为例,介绍了欧洲汉语教学的一些特色。结合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情况,并通过亚太、欧洲、英美等不同地区汉语教学的比较分析,说明欧洲本土汉语教学的特色。


赵守辉分享教学心得

王助以法国作者编写的教材《假期汉语(Démarrez le chinois, Spécial vacances)》为例,分享了他在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对暑期汉语强化课的设计与实施经验。针对原教材拼音部分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王助设计制作了一张“拼音发音表(Table de prononciation de Pinyin)”供教学使用,教学效果良好。王助表示,这本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反映了法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值得中国学者研究。此外,他还指出了教材里一些语音、语法和知识点的错误,尤其是“了”的误用,说明了汉语对于外国学习者的难度。


王助分享教学心得

作为比利时本地汉语学校的老师,陈岩重点分享了如何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陈岩表示,由于年龄偏低的中小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和课堂纪律性方面表现较差,如何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是对汉语老师一个极大的挑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归根到底,汉语教师的工作宗旨就是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陈岩还分享了几个教学“妙招”,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扩句练习、缩写课文、做翻译练习等,同时尽量用汉语赞美和鼓励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将教学语言转换成学生的母语,目的都是为了激励学生把汉语学好。


陈岩分享教学心得

张桂花围绕主讲内容“中文诗词、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妙用”,以《快乐汉语》的一课为例,分享了如何将中文诗词和歌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将诗词和音乐融进课堂。张桂花现场播放了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以此为例,介绍了学生通过练习唱这首歌,特别是歌曲中反复出现的歌词,如“爸爸”“妈妈”和“VV我”的词语结构,有助于他们够熟悉这些词汇的发音和动词结构。张桂花还举例结合选用一些诗词作品,如余光中的《乡愁》,来配合课堂教学。


张桂花分享教学心得

蒋向艳以“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汉字和中国文化教学——以比利时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子学院的书法工作坊为例”为题,分享了她在孔子学院两年来的汉语和汉字教学经验。蒋向艳表示,2017年12月15日和2018年2月春节期间在比利时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两次书法和剪纸体验活动,为她提供了如何更好地向学生进行汉字教学的灵感。实践证明,不管是已经学习汉语还是还没有开始学习汉语的学生,毛笔书法对他们都具有一种神奇的魅力,而书法的魅力根本上来自于汉字本身,正如法国汉语教育专家白乐桑先生所说,“汉字是一种极具创意色彩和中国智慧的符号系统。”应被视为“最具有独特性的世界文化遗产。”


蒋向艳分享教学心得

比利时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子学院翻译学院的汪纯子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在目前欧洲高校的汉语教学形势下,应该将汉语教学与“汉学”区分开来。汉字教学需要跟书法教学相配合、并有层次地进行。同时,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因材施教非常重要。


汪纯子总结发言

此次沙龙活动广受教师们的欢迎和好评,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多多开展经验分享交流。

供稿:蒋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