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9日,应意大利都灵大学孔子学院邀请,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民乐团在都灵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Giuseppe Verdi)举行演出。此次演出为都灵大学孔子学院1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一。全场近700个座位座无虚席。都灵大学校长乔玛利亚·阿雅尼(Gianmaria Ajani)夫妇,孔院外方院长史芬娜(Stefania Stafutti),中国驻米兰总领馆副总领事汪惠娟、驻意大利使馆教育处参赞罗平、驻米兰总领馆领事管海波,孔院中方院长刘蕴秋以及多位嘉宾出席活动。
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民乐团是当今中国国内唯一一支以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为主弦乐,火布思、雅托克为弹拨乐声部,毕秀固尔、布列号、牛角号为管乐声部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多声部专业民族管弦乐团。演出开场音乐《古老的琴声》低沉而优雅,马头琴琴声缓缓流淌,仿佛一把开启时空之旅的钥匙,瞬间将全场观众从意大利带到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演出还包括蒙古族特色乐器四胡、三弦、陶布秀尔、冒敦潮尔、呼麦、蒙古族长调演唱等音乐形式。《金珠儿》《海木日》《回想曲》等一连串的蒙古族特色乐器演奏令全场观众叹为观止。
民乐演奏
在热烈的掌声中,身着民族服饰的歌唱演员徐徐登台,尽显蒙古族服饰之美。《走势强劲的马》伴随着一阵激烈的琴声,蒙古族女声嘹亮高亢的嗓音响彻剧场,听众的耳边似乎响起了阵阵马蹄声;《圆蹄枣骝马》轻快流畅、欢乐甜蜜,仿佛能够听到对恋人的思念和对草原的呼唤。《草原的思念》笛声悠长,《牧民新歌》短笛声清扬,一个似在诉说对草原古老传统的怀缅,一个似在赞叹草原新生活的幸福安康。极具游牧文化特征的蒙古族长调旋律高亢悠远、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观众仿佛置身于内蒙古大草原,无不赞叹歌手唱功高超,歌曲悠扬美妙。
运用蒙古族的特色唱法呼麦演唱的《老黄马》,仿佛是蒙古族风格的摇滚乐,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低声诉说,时而愤怒嘶喊。一曲结束后,观众们瞬时掌声雷动,时不时传来阵阵喝彩。演员还向观众介绍呼麦唱法,两名呼麦演员逐一演示,与观众互动,把气氛推向高潮。
观众聆听音乐会
最后,乐团男高音以一首意大利经典曲目《我的太阳》作为安可曲,感谢全场观众的热情与赞赏。音乐无国界,14首曲目、整整两个小时的演出在观众持续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落下帷幕。表演结束后,仍有观众久久不愿离场,主动到台前与演员交谈,对中华文化赞不绝口。一名观众说道:“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场传统音乐会,可是没想到中国的民族音乐这么现代、这么酷!”另一名观众说道:“这真的是我第一次听到如此精彩的音乐会,太激动了,感谢孔子学院为我们提供这么丰富的文化活动!”
合影
作为孔院1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内蒙古民乐演出为意大利民众展现了一个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立体的当代中国。都灵大学孔子学院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为中意文化交流孜孜不倦地努力,今后孔院将继续朝着这个目标,为当地民众奉献高端文化活动,构建中意文化交流的平台。
供稿:庞成;供图:杨崇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