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艺术亮相都灵东方艺术博物馆——都灵大学孔子学院迎新春系列活动开幕

发布时间:2022-11-30
 [来源] 意大利都灵大学孔子学院     [发表时间] 2019-02-15 14:32:30 
 

当地时间1月30日,意大利都灵大学孔子学院特邀两位剪纸艺术家奚小琴、初春枝和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田兆元在都灵东方艺术博物馆(MAO Museo d’Arte Orientale)举办中国剪纸艺术展暨“剪纸与中国春节符号系统”民俗文化讲座。此次活动正式拉开了都灵大学孔子学院己亥猪年迎新春系列活动的序幕。

皮埃蒙特大区博物馆基金会秘书长西布拉里奥(Maurizio Cibrario),都灵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崔维(Marco Guglielminotti Trivel),都灵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史芬娜(Stefania Stafutti)、中方院长刘蕴秋、田兆元为艺术展进行开幕剪彩。


开幕式剪彩

崔维用中文欢迎来宾的到来,并祝大家新春快乐。

史芬娜在致辞中说道:“提起剪纸有些人联想到的是孩童的手工,此次展览就是要让人们有机会了解中国剪纸艺术的深层文化内涵。”

刘蕴秋表示,每年春节都灵大学孔子学院都要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今年孔院将通过剪纸艺术为大家展现中国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次中国剪纸艺术展展出了奚小琴、初春枝两位艺术家创作的91幅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作品呈现了中国南北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主题涉及生肖花鸟、节庆民俗、神话传说、生活百态等。两位剪纸艺术家技艺巧夺天工、构思精妙新巧,让春节习俗和当代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跃然纸上。前来观展的意大利民众被这一萃取于生活、跨越国界的艺术形式所深深吸引。

开幕式后,田兆元带来了精彩的民俗文化讲座,帮助意大利民众更好地了解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讲座以芭蕾舞《白毛女》这一中西文化结合的经典作品展开。其中,《窗花舞》生动展现了贴窗花剪纸的年俗场面,使观众直接感受到“欢乐、春天、希望”这些重要的新年主题。


田兆元作讲座

田兆元讲到,早在文化著作《荆楚岁时记》(约公元550年)中便记载了春节剪纸的习俗,“剪彩为燕,贴宜春二字。”这一剪纸传统后来变为“迎春”。讲座结束后,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与欢呼。

现场的听众有意大利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的中国文化爱好者,亦有当地华侨华人的社团代表,大家对展览与讲座体现的中华艺术和文化深感共鸣。博物馆经理本诺托(Angela Benotto)认为,中国的剪纸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如今这样鲜活地展现在眼前,让自己切身感受到剪纸艺术的美好。

意大利大学生丝琳达(Cristina Seghetti)表示:“中国的剪纸真好看,老师的讲座也特别有意思,感谢孔子学院举办这么好的活动。”朱安龙(Giuliano Siccardi)说:“作为学习中文的大学生,我知道中国的春节很有意思,可是很多意大利人还不了解。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可以欣赏中国剪纸艺术,还可以更加了解中国文化。”


讲座现场

奚小琴很高兴有机会来到意大利传播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她说:“这次带来的作品表现手法多样,要敢于突破自己,才有希望出新、前行。”初春枝表示:“能把中国的民俗文化带出国门,走向世界,是我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该做也必须做的。感谢都灵大学孔院给我们这次机会。”

意大利国家电视台(RA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多家中外媒体记者报道了本次活动。本次剪纸艺术展将持续到3月17日。

供稿:王彦;供图:杨崇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