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岁月,不负韶光——记意大利都灵孔院实习

发布时间:2022-11-30

记得两年前入学时,我就很坚定地要来意大利都灵孔院。现在回头一看,我一路经过大大小小的考核,终于来到了心仪的孔院。如今又是一个夏日,我的任期也即将结束了。


工作篇

到达都灵半个月后,我就收到了办公室的教学点安排,我被分到了托雷佩利切(Torre Pellice)的瓦勒度高中(Collegio Valdese)。托雷佩利切是都灵市西南角临近阿尔卑斯山的一个小镇,离我住的宿舍比较远。由于早上8点开始上课,我清晨4点半就要早早起床去赶公交车和火车,路上都还是漆黑一片。学校并不大,但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学生可以选修好几门外语,其中一门就是汉语。

冬天


Valdese高中校区(冬)


夏天


Valdese高中校区(春)


这所高中有五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选修汉语的学生,由于学校学生总数不超过七十,因此汉语班每个年级的学生并不是很多,最少的一个班一个学生,最多的一个班七个学生。汉语教室布置得很温馨,设备齐全,文化氛围浓厚,教室既是上课的场所,也是老师的办公室。


教室

Valdese高中汉语教室


学生的汉语水平都超出了我的预期,他们学习非常努力、认真,有的已经去过中国一两次了。其中有一个学生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老师和学校对她的态度也让我感触颇深。这个学生本来可以上四年级的汉语课,但是现在她还在三年级,一个人成一个班。她上课有个特殊的习惯,就是会用不同颜色的笔记下所有语法结构和例句,因此给她上课进程会非常缓慢。后来搭班老师马跃(Daniel Mana)告诉我说,她的家庭情况不是很理想,她本人身体也不好,患有强迫症,一直在服药,本来她打算退学,但是学校一直劝说她回来继续读书,还给她制定了另外一套教学大纲。马跃老师非常照顾她的情绪,经常赞美、鼓励她。从这当中我看到了意大利的学校教育也会力争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不放弃任何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学生方方面面的关怀。

我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来自第三个教学点——都灵市内的母佑高中(Maria Ausiliatrice)。在这个教学点,我的课不是语言课,而是介绍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在没有现成教材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编写PPT、讲义、作业和试卷,这就要求我必须多看不同的书籍和文章,经过自己的 “消化吸收”,选取适合在课堂介绍的内容,保证意思不改变的情况下调整PPT上的语言难度,课堂上的口头讲解还要再降低一些难度,这样学生才能听懂,才能保持兴趣,积极发言与老师互动。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研一在基地所学的教材编写、试卷编写等课程都是非常实用、非常重要的。

我所负责的文化活动是太极拳工作坊,从3月开始跟搭班老师去市区和周边小镇初高中带着学生了解和练习太极拳。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不同的时间限制和场地条件,我们要及时灵活地调整活动内容和组织策略,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太极


太极拳工作坊


除此之外,我在孔院的工作还包括汉语桥预赛主持、讲座场务、摄影、新闻撰写等。毫无疑问,这些工作都非常锻炼人,对以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生活篇

我们志愿者教师住在都灵大学的学生宿舍,距离市中心很近,交通方便。宿舍宽敞明亮,配有很大的开放式厨房,所以有时我们可以“施展一番身手”。毗邻宿舍的就是波河的支流朵拉河,两岸绿树成荫,备课之余看看窗外,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dorm


宿舍室外环境


都灵的文化底蕴非常浓厚,周末我会和小伙伴相约去参观博物馆、教堂或公园。平时孔院也会组织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作为孔院的志愿者,自然是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丰富的文化“饕餮盛宴”。

学习篇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实习期间,即使没有像在国内那样上专业课,但是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在课余时间来充实提高自己。都灵大学的课程都是对外开放的,我偶尔会去听听讲座。更幸运的是,我们还可以和“图兰朵”项目的中国留学生一起上意大利语课,这对我们的生活和教学都很有帮助。用一个学生的眼光去看意大利语和汉语之间的区别,更能帮助自己在备课过程中调整重点和难点。同时孔院还会定期组织公派教师和志愿者一起开会,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结语

在都灵的这一年,我也许会用一生来慢慢回味。那些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是我一步步成长过来的垫脚石。无论是讲台上的激情澎湃,还是与良师益友们共同前行、相互扶持的日子,都是我生命里最珍贵的回忆和财富。

(撰稿:李香凝,摄影:邓清砚、李香凝,校正:王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