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国度里的悠扬岁月---罗薇

发布时间:2022-11-30

派出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任教单位:英国UCL IOE孔子学院Oundle School 昂道学校

任教时间: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

1


夏日悄悄来临,位于北纬60度的玫瑰之国也到了晚上10点仍然能看到依稀亮光的日子。热爱阳光和花园的英国人民抓紧每一分钟,享受在自家花园的时光。凉风习习,坐在房东太太花园里的秋千上,我不禁回想起来到英国这9个月的点点滴滴。以前就很喜欢英国这个国家,喜欢迷人的英式口音,喜欢英剧里迷人的英式风情,所有的所有都让我在报名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英国。得到通过的消息是一个普通的中午,我却高兴地和室友改变了去食堂解决午饭的想法,而是“豪气地”点了麻辣香锅来庆祝。经过培训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我终于于2017年9月17日踏上了前往英国——这个玫瑰国度的征程。

并不风平浪静的开端

到达伦敦希思罗机场是英国时间的9月17日上午,因为我是在莫斯科转的机,由于第一程航班晚点,我并没能成功拿到我的行李,这对于第一次远离家乡的我是来了一个当头一棒。好在当时有两个同行的志愿者他们帮助我寻找,最后确认我需要去办理行李延误手续。填好了地址等信息,我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出机场,来接另外一个志愿者的公派教师知道了我的情况,非常热心地安慰我,也带我去充了地铁卡,告诉了我去国王十字火车站的方法。和他们分开之后,我背着身上仅剩的背包前往了火车站。幸运的是,这一趟都很顺利,坐在火车上的我发了一条朋友圈,看到朋友们和妈妈的安慰,我的心情好了许多。走出火车站,看到mentor带着她的儿子来接我,我才真正反映过来,自己要打起精神来,开始新的征程了。        我所在的教学点位于一个叫Oundle的小镇上,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小镇,学校就以小镇的名字命名,像牛津和剑桥等大学一样,这所学校和小镇融在一起,学校的建筑就散落分布在小镇上。在送我去房东家之前,Mentor特意带我在小镇上转了一圈,眼前的一切瞬间让我的心情好了起来,因为这就是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呀,是我自己一直想要见到的,我不禁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到了房东家,房东已经知道了我的遭遇,贴心地为我准备了所有我需要的东西,还为我准备了晚餐。虽然身在异国,但那个时刻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

汉语教学是什么味道?——奇怪的味道

第二天是周一,Mentor带我参与了整个现代语言系的周一例会,去人事报道后,我就开始了在汉语课上听课了,因为我还没有DBS,所以不能开始自己单独上课。我所在建筑叫做Adamson Center,是现代语言系所在的地方,包括汉语在内共提供7种语言的教学,而英语则作为单独的部门由专门的老师负责教授。汉语系共有两名专职汉语老师,跟着这两位老师我慢慢熟悉了学习汉语的所有学生。


2

图为雪中的Adamson Centre

虽然汉语在整个部门并不能算是非常热门的学科,但通过学生学习的热情,我却看到了汉语发展的蓬勃生机。和在国内模拟练习的不一样,英语仍然是上课时的主要教学语言,除了要学习的内容,老师和学生基本上是用英语进行对话,所以就需要对我们的英语水平要求很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高年级的学生,这也是我主要负责教授的学生,因为他们要参加PRE-U中文考试,所以我就是他们在口语方面的主要老师和训练对象。一节课只有40分钟,每个人一个星期也只有一节课,在我看来这些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的每堂课都会抓得很紧,希望他们能利用好每一分钟来说汉语,来练习考试需要的话题。除了假期之前和假期结束后的第一节课,我会适当的和他们聊一些文化方面的话题意外,每一趟课我都要求他们尽自己最大的潜能,绷紧自己的弦来学习。4月底的考试印证了我的方法是有效的,他们对自己口语方面的发挥很满意,监考老师之后也和我们整个中文组的老师说“你们学校有一个很好的中文团队,因为从你们的学生就可以看出来。”有的人可能会问,对他们这么严厉真的好吗?我只能说,我选择了给我学生最合适的方法。就像其中一个学生的口语Presentation里提到了,英国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学生基本都在私立学校,作为一个私立学校里的学生,这里的学生都对自己的成绩看得很重要,都知道自己要努力学习,他们也需要老师去推他们一把,而我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这不正是我们推崇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吗?

3


图为我们利用MENTI网站对学习中文学生进行的调查

11月我和一位中文老师带他们去伦敦参加了关于中国历史的讲座,每一个人都很认真,记着笔记,看着座无虚席的大厅,我不禁感到很自豪,自豪有这么多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感兴趣。此外,他们学习中国历史的方法也让我很感兴趣,和国内不一样,他们是以片段式的方法学习,并且鼓励学生对一个历史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找出能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中国历史的学习也是一样。这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这也启发我在口语课上在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询问他们自己的想法,即使和我期待的看法不一样,我也会帮他们用中文组织出他们自己的看法,他们也乐于接受一些新的词汇和语法。虽然一开始很困难,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成就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谈论“高考”这个话题,我让学生介绍一下高考,这个话题乍一看非常难,不知道怎么下手。于是我给了他4个关键词:时间、科目、意义和自己的感觉,我们逐个解决4个关键词,最后串联一起就是对于高考的介绍。这个学生跟着我一步一步,最后在他完整地说出一段介绍高考的话之后,我开心地给他鼓起了掌,问他“你觉得自己厉害吗?”他毫不吝啬得点头。看,这就是成就感,有了成就感才能继续学习不是吗?

2月中旬中国新年,中文部按照惯例让学生拿着挂在中文教室后面的龙到学校中庭进行舞龙表演。虽然没有进行专业的舞龙训练,学生们舞起来却也是像模像样,吸引了很多其他学生的目光。晚上,中文部特意邀请了来自台湾的由3个英国人组成的transition乐队为学生表演,这个乐队在Youtube 上很有名,你一定听过这首《对不起,我的中文不好》吧?当晚,我们和所有学习中文的学习度过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夜晚,听着乐队演奏的《红豆》,我不禁跟着唱了起来,旁边学生都一脸惊讶地看我,我心里想:看来还是平时表现地不够吧。除了乐队,还有英式中国食物,虽然不在国内,但我也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年。

4

5

图为学生们的舞龙和中文春节晚宴


6


图为我给学生制作的红包

稳住,我还有duty

和其他学校不一样的是,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私立寄宿制中学,所以,除了教学任务,我还要担任在宿舍值班的任务,即House duty。按照以前的惯例,我被分到了Berrystead这个低年级学生宿舍,这个宿舍是男女生混住的,除此之外,其他宿舍都是男生和女生分开的,每个宿舍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Dryden、Kerby和Graphton等,而不仅仅是一个个数字。因为有宿舍的存在,所以这个学校的老师除了教师这一层身份外,还是House里面的Tutor,因此,每个周一和周五,所有老师都必须去House里和学生一起吃午餐,作为House里的一员,我也必须遵守这个规定。我做duty的时间是每周一晚7点到9点半,后来改成了每两周的6点到9点半。虽然只有短短两三个小时,我们需要完成的事情却很多。6点半是晚餐时间,之前的半个小时根据冬夏两季活动内容是不同的,冬季是一起观看BBC新闻,而夏季就是让他们去草地上自由活动。晚餐后的一个小时是作业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督促他们安静地完成所有练习,像我有时候还得跟他们讲讲数学题目。然而,用英文讲解数学题目真的是很困难,表示我的英文水平还要提高。作业之后的45分钟是自由活动时间,但周一是清洁打扫时间,所以有些学生会负责打扫制定的地方,每天也有学生负责做duty。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这些孩子在家里肯定没有做过家务,来这里住集体宿舍正好锻炼了他们。8点45全体学生要上楼洗漱然后在床上安静地看书,9点一刻1st form宿舍关灯,15分钟后2rd form的关灯,我就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一开始我很抵触这个任务,因为结束之后我需要在9点班独自回家,但9个月过去,我却开始怀念起在宿舍里值班的日子,要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更加了解了英国寄宿学校学生的生活了吧。因为这个宿舍里有几个来自香港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是留学生,我的到来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丝安慰,只要我值班,我就会跟他们说说中文。在这样的渲染下,学期末,有几个2rd的学生告诉我他们下学期要选择中文,这真的是意外之喜。也许回国之后,我会怀念曾经忙碌的教学生活,但我更会记得值班的时候那几张稚嫩却充满好奇的脸庞,也会记得在圣诞晚宴上为了我在表演中齐声喊出的可能并不标准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7

图为Berrystead花园

最后的最后当然是旅行

工作之余也是旅行的大好时光——

也曾在康河上穿过那一层层柔波,也曾看青荇在水底飘扬,也曾感受到百年老校的风韵,剑桥,是我来到英国之后采风的第一站。记得我和一个中文老师非要去坐游船,其他助教一脸疑惑的表情,中国人来剑桥不就得去感受大诗人徐志摩的情怀吗?从南到北,9个月我也走过了英国大部分的地方,感受了伦敦从1区到6区不一样的风情,也很惊讶伦敦居然有这么多的绿地,踩点了著名的景点,也在朋友圈上添上了不一样的一笔。对比牛津,我还是更加喜欢剑桥的古老,可能我就是一个非常喜欢老东西的人吧。也曾去了华威城堡,感受当时的骑士文化;也曾去了湖区,呼吸自然的气息;也曾去过逃婚小镇,虽然并没有可以一起逃婚的人;也曾走过A82公路,感受大西洋给苏格兰创造的鬼斧神工的自然风景;也曾去了尼斯湖,虽然没有见到水怪,但放松了心情;也曾来到苏格兰北端阿伯丁,意外的看到了海豚的踪影;也曾登上凯尔顿山,打卡《南方于北方》拍摄地的风情,似乎回到了工业革命时代那个烟雾缭绕的工业城市;也曾沿着英国东部海岸奔走,看了那宛如画中的暖色调的风景;也曾去了峰区,虽然没有徒步,但也遇到达西庄园,只是,达西并不见踪影;也曾去了利物浦,虽然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足球迷;也曾踏足威尔士,去了那个没有多少中国游客的海滨小镇,记得沿海那一排糖果色的房子和纵情放歌的海鸥;也曾去了约克,记得城堡博物馆里幽暗的中世纪牢房。也记得,Oundle小镇里现在争相绽放的花朵和忙碌的蜜蜂,也记得每一个对自己花园爱的深沉的小镇居民,也记得跨年夜在教堂跳的英国古典舞。总之,走过的
一切一切我都记得。

8

图为“达西庄园”Chatsworth

玫瑰国度的悠扬岁月精彩却也短暂,回首似乎什么也没变,唯一变化的可能是那颗日益沉稳的心和“横向发展”的体型了吧。

向前飞吧,给未来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