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夜,唱响春日民歌”——记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子学院文化活动

发布时间:2022-11-30
[来源] 比利时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子学院     [发表时间] 2019-04-07 15:00:28 
 

当地时间3月29日,比利时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在ULB校区举办“春之声——中国文化之夜·唱响春日民歌”文化活动。孔子学院学生、当地大学生及民众6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暖场期间,参与者们参与了与“春”相关的书法和剪纸体验活动,学习握笔、写春字、剪春字,学习诗歌《春晓》。


体验剪纸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陆晓红首先在欢迎辞中介绍了孔子学院2019年将开展的活动,并解释了春天代表的美好意义和在中国文化里的寓意。


陆晓红致辞

随后,孔子学院教师叶颖颖介绍了中国民歌的基本知识,包括民歌的起源、体裁以及不同区域的民歌代表作品等,如江苏民歌《茉莉花》、四川民歌《船江号子》以及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等,参与者们听得十分认真,并表达了对不同风格民歌的欣赏和喜爱。


叶颖颖介绍中国民歌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教育处工作人员刘丽红也应邀深情演唱了《梨花颂》,获得了现场热烈掌声。随后,参与者跟随刘丽红一起学唱《小燕子》。此外,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袁子晴用民族唱法演唱了《我爱你中国》。不少参与者是首次接触汉语和中国歌曲,他们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现场气氛热烈。


刘丽红演唱《梨花颂》

最后,孔子学院请参与者当场填写了问卷调查。很多参与者表示很享受这次活动,通过唱歌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非常有趣,也十分有意义,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孔子学院举办的中国文化活动。

供稿:叶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