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意大利都灵大学孔子学院 [发表时间] 2017-11-22 15:19:48
11月9日,导演秦晓宇携纪录片《我的诗篇》在意大利都灵大学孔子学院与观众见面。本次活动由都灵大学主办、都灵大学孔子学院筹办,旨在促进中、意艺术文化深入沟通与交流。都灵大学孔院外方院长史芬娜(Stefania Stafutti)主持了此次见面会。
秦晓宇首先从诗人的身份出发,阐述了工人诗人及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他表示,当一个人的表达不受制于权利和资本,且只表达自己精神世界有感而发的东西时,这样的表达可贵而纯粹,具有异常独特的文学价值。同时,工人诗人的作品既为底层立言也为历史证言,是对历史的补充,亦是对未来的启示。
回到此次的导演身份,秦晓宇与观众分享了拍摄该影片的心得与感悟。从创作初期只想出一本工人诗集,到最后决定拍摄工人的真实工作与生活,秦晓宇认为,电影是这个时代最强有力的媒介形式,与诗歌的表达方式有许多的共通之处,因此电影也能具有充满诗意的审美价值。他引用了诗人海德格尔的两句话“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创造了人的特别本性”,以此表达对现场观众的希望:即便不写诗,也要保有诗意的生活。
在问答环节,秦晓宇还进一步向观众说明了此部纪录片所承载的两个更为重大的意义:见证与追问。见证即被人看到,追问是去思考和追问问题本身。
秦晓宇(前排左四)与观众合影
10日,《我的诗篇》在都灵马西莫(Massimo)电影院放映。放映结束后,观众热情不减,积极与秦晓宇互动交流。
放映会现场
秦晓宇,中国当代诗人、诗话作家、诗歌评论家,现任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评委。曾出版《七零诗话》《玉梯——当代中文诗叙论》,编有《马雁散文集》《今天·马雁小说选》《我的诗篇》。其中,《七零诗话》于2007年获刘丽安诗歌奖。2014年,秦晓宇首次担任导演并与吴飞跃共同执导电影《我的诗篇》,该影片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
供稿:陈炜偲、王彦;供图:姜晓琦、马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