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率团访问中东欧国家高校

发布时间:2022-11-30

6月28日至7月7日,副校长孙真荣率领我校代表团访问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三国友好院校。代表团此访应邀出席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商学院60周年校庆、访问保加利亚国家和世界经济大学商谈建立合作关系、访问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续签合作协议、访问匈牙利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签署合作总协议及师生交换细化协议、访问匈牙利罗兰大学商谈细化合作内容。

孙真荣受邀出席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商学院六十周年校庆并致辞

  我校团组受邀出席了当地时间6月29日举行的贝尔格莱德商学院六十周年校庆,副校长孙真荣作为唯一中国高校代表上台致辞。他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和塞尔维亚友谊源远流长,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6月中旬访问塞尔维亚时与该国总统尼科利奇共同为即将落成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中国文化中心”奠基,一如习主席所发表的署名文章那样,塞尔维亚人民是中国人民永远的朋友、真诚的伙伴。孙真荣表示基于如此情谊深厚、前景无限的友好关系,华东师大和贝尔格莱德商学院更将携手并进,致力于不断深化合作内容,为中塞两国高等教育增光添彩。孙真荣的致辞获得以塞尔维亚东正教第45任牧首、精神领袖爱任纽大主教(His Holiness Patriarch Irinej)为首的近400名出席嘉宾的掌声。

孙真荣一行访问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商学院

  此外,6月28日、29日孙真荣携团组与贝尔格莱德商学院校长Djuro Djurovic、国际合作与发展副校长Dragan Jerinic、校委会主席Miomir Todorovic、校长办公室主任Branka Vasic、教务副主任Slavica Dabetic等两度就如何深化现有合作框架下的具体内容进行会谈,并就以学生交流交换为启动内容达成共识,进一步探讨关于学生交流交换所涉及的课程设置、项目类型、语言要求等细节,双方商定将就深入探讨的内容具体落实到文本,以供进一步言商、最终签署文本协议并正式开展交流,迈出实质性合作的第一步。

  2015年1月,塞尔维亚驻华大使Milan Bacevic访问我校时力荐该国贝尔格莱德商学院(Belgrade Business School,简称“BBS”),这是一所于1956年建立、在塞同等类型中最具规模和历史的国立大学。该校与世界多所顶尖大学开展合作,并努力以创新和开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且其在金融会计、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企业流程管理等多个专业建设方面均居于塞尔维亚领导地位。同年6月,该校校长Djuro Djurovic率团访问我校,在塞驻华大使Milan Bacevic和塞驻沪总领事Zorica Subotic的见证下,校长陈群与Djurovic校长共同签署两校合作谅解备忘录,正式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孙真荣一行访问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商学院

  团组在保加利亚期间,访问了索非亚国家和世界经济大学及索非亚大学。2016年4月12日,保加利亚驻沪总领事Dimitar Abadjiev(迪米特尔·奥巴吉叶夫)访问我校时曾极力引荐索非亚国家和世界经济大学,同时作为索非亚大学的校友,对于我校与索大早在2009年就已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深感欣慰,并大力支持和推动此番我校团组访问保加利亚两所一流学府的交流合作事宜。

孙真荣一行访问保加利亚索非亚国家和世界经济大学

  访问索非亚国家和世界经济大学期间,孙真荣携团组与该校分管研究生与远程教育副校长Stela Stoianova Raleva、科研副校长Valentin Dimitrov Goev、助理校长Nikolai Bakardzhiev、国际合作事务秘书长Paskal Zhelev等友好会面,双方互相介绍学校历史沿革发展与学科建设特长,发现两校在大力推动国际化发展的办学战略上不谋而合,随后就两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深入交谈,达成合作意向,对两校合作谅解备忘录草案进行细节磋商,双方均表示将根据两校相应程序对协议文本予以积极推进。

  索非亚国家和世界经济大学(University of National and World Economy,简称“UNWE”)建于1920年,是东南欧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为顶尖的经济类高校。该校始终秉持建设成该地区在经济、管理、法律和政治科学领域的一流高等学府的宗旨,致力于为奋求上进的年轻一代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环境,着力培养精英人才,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索非亚国家和世界经济大学在众多保加利亚国内及国际高校经济类排名方面均居榜首。

孙真荣与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国际关系副校长Maria Stoicheva亲切交流

  此外,孙真荣一行还访问了索非亚大学,受到该校国际关系副校长Maria Stoicheva的热情接待,她对7月新任校长Anastas Gerdjikov因公务繁忙无法出席会谈表示遗憾,并转交由其签署的两校合作续签协议。孙真荣感谢索大对与华东师大合作的重视,郑重签署协议后将其中一份交由Stoicheva副校长,此举标志着华东师大与索非亚大学正式开启又一个合作新阶段。Stoicheva随后表示索非亚大学深知华东师大作为中国卓越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声望与办学实力,且高度重视与华东师大的合作交流,希望未来两校强强联手为两校师生谋福、为中保高等教育增色。孙真荣积极回应,他表示索非亚大学是华东师大发展与保高校交流的重要战略伙伴,深化两校合作相信是双方共同的目标。会谈间,双方就学历及非学历学生项目细致讨论,且均对率先在暑期项目方面开展学生交流表现出浓厚兴趣并达成初步共识,且期待着来年能接收来自对方学校的学生来校学习。

  索非亚大学(Sofia University St. Kliment Ohridski)于1888年建校,是保加利亚建校最早的一所高等学府,学校重视全面综合型发展和科学研究,其在生物物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方面研究均卓有成效。索大除肩负着教学任务外,还有科研、文化等多种职能,是保加利亚人民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索非亚大学在各项国内和国际排名中一直高居保加利亚一流大学榜首,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其始终位列世界最佳大学的前4%之内。据悉,保加利亚共和国首任总统Zhelyu Zhelev是该校校友。

孙真荣一行访问匈牙利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

  结束保加利亚访问行程后,我校团组赶赴匈牙利,访问位于首都布达佩斯的两所高校。7月4日访问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期间,孙真荣携团组与该校分管教育副校长Zoltán Szántó、社会科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László Csicsmann、对外关系事务总负责人Mária Dunavölgyi、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Gábor Szalai等进行友好会谈。Szántó副校长首先欢迎孙真荣一行的访问,他表示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注重拓展国际合作网络,选择合作伙伴尤为审慎,非常高兴与地处中国上海的华东师大建立联系,且双方即将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以共同探讨未来合作模式与内容。孙真荣感谢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的热情款待,并表示华东师大与考文纽斯大学在教学及科研方面不乏契合内容,且在匈牙利政府奖学金、邬达克奖学金的资助下,已有学生交流,两校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会谈间,双方悉数详解各自优势学科,特别是汉语教育和经济管理领域内容,并就开展多种类型的师生交流交换如学历教育、短期研修项目深度交换意见,随后进一步探讨合双方之长、颇具前景的未来联合科研,特别是关于中国与中欧地区的跨学科比较研究。会谈后,孙真荣与Szántó共同签署两校合作总协议和师生交换细化合作协议,并期待着未来不断升华交流内容,建立可持续性合作关系。

孙真荣与匈牙利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分管教育副校长Zoltán Szántó共同签署协议

  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Corvinus University of Budapest,简称“BCE”)于1853年建立,其前身是匈牙利皇家大学,是伟大的政治经济学之父马克思曾经学习过的地方。该校是匈牙利综合排名前三的大学,欧洲百年名校,且其在经济学、国际关系等领域优势突出,其经济学专业在世界经济学研究领域排名前十。

孙真荣一行访问匈牙利罗兰大学

  访问布达佩斯期间,孙真荣一行还访问了罗兰大学。该校校长Barna Mezey曾率团于2014年12月、2015年10月两度访问我校,双方于Mezey校长访问之际签署两校合作谅解备忘录。此次代表团专程访问旨在与该校探讨如何推动两校实质性交流合作。孙真荣一行受到罗兰大学总务副校长András Kisfaludi、文学院副院长兼孔子学院院长Imre Hamar(郝清新)、国际合作协议协调官员Katalin Öhler的热烈欢迎。Kisfaludi副校长首先表示罗兰大学视与中国杰出高校的合作为力推其国际化发展蓝图的重要战略内容,很珍惜与华东师大的合作关系,希望可以通过双方努力推动其向前迈进实质性的一步。孙真荣对此表示感谢并积极回应,他表示华东师大与罗兰大学有颇多相似之处,首当其冲的就是两校高度契合的办学宗旨,即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希望同Kisfaludi副校长一道探讨适合两校的具体合作内容,有效促进两校合作长足发展。会谈间,双方友好磋商关于开展学生交换项目的前景与可操作性,并就两校在如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学科优势细致研讨,特别关注汉语教育。据悉,罗兰大学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就创设中文系,注重汉语教育与文化研究,现设有中东欧汉语教师培训中心,这是该领域唯一一个地区性的培训单位。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罗兰大学已有两名学生申请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项目,开展交流学习。

  罗兰大学(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简称“ELTE”)始建于1635年,是匈牙利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在匈牙利高校排名中位列第一。最初由红衣主教帕茨玛尼·彼得(Pazmany Peter)创办,原为教授神学与哲学的天主教大学,19世纪下半叶,罗兰大学发展成为现代化高等教育核心,1950年,大学重组后正式更名,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厄特弗什·罗兰命名,并沿用至今。罗兰大学历史上共诞生了5位诺贝尔奖得主。据悉,我校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刘媛老师曾被外派赴罗兰大学任教5年,2014年9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返回学校;罗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郝清新曾来我校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进行学术交流。

 

 

图文、来源|国际交流处 编辑|吕安琪